学校概况,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构设置。
湖北高校。教育网站,高校大学。
历史沿革/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其中创建于1905年的襄阳府师范学堂是原襄樊师范学校的前身;
1914年由美国教会创建的襄阳同济医院及其附设高级护士学校是襄樊卫校的前身;
1935年由留法博士张富春
创办的襄阳农业学堂是襄阳农校的前身;
1958年,襄樊师范学校、襄阳农校和襄樊卫校,同时升格为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襄阳农业专科学校
和襄阳医学专科学校
;
1962年,根据国家调整政策调整为中专学校;
1975至1980年,三所学校根据国家政策恢复举办高师班、高农班和高医班,其中襄阳农校更名为华中农学院襄阳分院,在襄阳卫校设立武汉医学院襄阳分院;
1985年,襄樊师范学校恢复举办小教大专班;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1997年,根据省教育厅统一计划,其他三所学校同时开办高职班;
1985年,襄樊师范学校恢复举办小教大专班;
1997年,根据省教育厅统一计划,其他三所学校同时开办高职班;
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组建成一所公办全日制多科性高等职业院校——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传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理念依靠行业、服务社会、育才树人、追求卓越。
人文基础百年的风雨历程,培育了学院“厚德、笃学、慎思、敏行”的优良校风。以肖楚女、谢远定、张元衡、黄火青、李实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张光年、韦君宜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家,都曾在此弘文励教,他们留下了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学院校训厚德 笃学 慎思 敏行
何谓厚德?中国古代人认为天地*,它包容万物。古人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这是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在周易中,干代表天,坤代表地,认为天地的属性是:天高行健,地厚载物。并且从天地的属性中引申出了人生哲理,这就是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取厚德作为学院精神,意在要求全体师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象地那样“厚德”,实而不华,勇于承担责任,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像天那样“行健”,高大威武,百折不挠,敢于正视困难,敢于克服困难,敢于战性困难,永远进取。
何谓笃学、慎思、敏行?笃学、慎思、敏行出自《论语》。孔子是我国教育的先行者,被尊崇为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孔子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关于做人、学习和做学问的光辉思想,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同时,孔子十分强调学与用的关系,特别看重“敏行”,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说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孔子自己也是一个“敏行”的典范,他花费14年时间,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取笃学、敏行为学校精神,意在要求全体师生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学问,在知识的问题上不参杂半点虚假;要求全体师生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学思并重,勤学慎思,尊重知识而不拘泥于书本,学习前人而不束缚住自己,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教育方针学院坚持“依靠行业、服务社会、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探索并确立了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具有自
身特色的“1233”办学模式,即一个目标、两个依靠、三支队伍和三级平台。一个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培养直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线需要的,能将客观规律和原理转变为物化形态,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两个依靠:就是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依靠行业组织和行业研究会办学,形成校企互动的办学机制。三支队伍:就是建设“双师型”、“理论型”、“技能型”三支教师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三级平台:就是搭建“通识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和“专业特殊技能”三级教学平台。
办学条件/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术资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0年8月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多科性高等
职业院校,职教办学历史可上溯至上世纪初年。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濒汉江,西临诸葛亮躬耕地古隆中,东连襄阳古城池,占地面积1137亩,校舍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8.9万册;
学院建有护理、应用电子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实训基地,医学影像、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4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28个实验实训中心,309个实验(训)室。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拥有一所二级优秀附属医院。
师资力量教职工1003人,专任教师672人,双师素质教师530人,外籍教师4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41人,副高级职称20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专家6人。聘请兼职教师“楚天技能名师”14人,“千山顾问”14人,“襄江能人”81人。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在校生14000多人。
院系设置学校设有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服务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课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有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畜牧兽医、医学影像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服装设计、旅游管理等48个专业,形成了以服务汽车工
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群体系。学校护理专业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医学影像技术、数控技术、畜牧兽医是湖北省重点专业,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物流管理、学前教育两个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
教学建设学校坚持“立足襄阳,服务湖北,辐射周边,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围绕襄阳市支柱
产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动开展社会服务。先后荣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及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5项,“襄阳市科技进步奖”17项,“襄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8项,实现成果转化6项,获得国家专利57项。建有*精品课程8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191门。
围绕襄阳市支柱产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动开展社会服务。先后荣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襄阳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襄阳市科技进步奖”8项,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7项,实现成果转化6项,获国家专利13项。建有*精品课程8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院级精品课程124门。
学校荣誉2002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2004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星火农民培训学校”;2002年、2004年连续两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5年被团中央和中国残联表彰为“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单位”;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教育部、全国红十字总会表彰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和“湖北省示范性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国家示范(骨干)院校。
现任领导/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党委书记:
梁建华,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学院院长:
蔡泽寰,协助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刘爱平,分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 纪委(监察审计处)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工会、学工部、团委、综合治理委员会工作。
学院副院长:
李 伶,协助院长分管总务、后勤、基建工作。
宋清龙,协助院长分管产学研、人事、学报编辑部、图书馆、东方通力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肖练武,协助院长分管教学、教学设备装备工作。
万成海,协助院长分管院长办公室、财务、招生、国际学院工作。
程光富,协助院长分管学工、 就业、 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工作。
陈 琦,协助院长工作,分管评估创建、质量管理工作。
李保训,协助院长分管继续教育、社会服务、附属医院工作。
学校简介/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多科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迄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
学校地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
邮编:441050
学术交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合作交流学校建有护理、应用电子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实训基地,医学影像、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畜牧兽医5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2个实验实训中心,264个实验(训)室。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及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3个。拥有一所二级优秀附属医院。学校坚持“依靠行业、服务社会、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高职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233”办学模式【即一个目标,实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两个依靠,依靠行业和企业建立校企互动办学机制;三级平台,搭建培养对象可持续发展的与职业岗位(群)知识、素质、能力和技能相适应的“通识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和“专业特殊技能”三级平台教学模式;三支队伍,建设“双师”型、“技能”型、“理论”型教师有机结合的三支教师队伍】;确立了“三对接一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了基于“三会”模式的校企合作体制机
制【学院层面成立了政府主导的“合作办学理事会”;系院层面成立了行业(区域)主导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专业层面成立了学校主导、校企参与的“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实行了以爱为核心,以职业为切入点的“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由专业研究室主任、专业课教师(职业导师)、公共课教师(德育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班级管理团队】。深化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融,组建订单班39个,强化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在全国、全省各类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奖103项,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国际交流学校领导慰问外籍教师
圣诞将临,2014年12月23日下午,学校副校长万成海教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人
员陪同下,前往主校区外教的住所,分别看望了该校的两名美籍教师Mr.Cooper、Mrs.Rawlins及其家人,并向他们送上了精美的圣诞节礼物。
赴美文化交流活动报告会成功举行
2013年11月28日下午,该校第二批赴美文化交流活动报告会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赴美交换生韩好男、饶静、易雄飞、刘雯雯、汪泽明分别从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美基础教育差异之比较、细节与文明、大爱精神、文体活动各个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赴美交换期间的观察与思考。交换生们的阳光、热诚、纯真的精神气质及独立思考能力给参加报告会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较后,赴美文化交流团队负责人陈琦副院长全面总结了此次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他本人对中美文化异同的深度理解,并诚挚寄语在座的大学生爱生活、讲文明、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主动拓展个人视界,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该校2013年赴美文化交流团队归来
日前,以学校副校长陈琦教授为团长的赴美学术文化交流团队一行8人,结
束了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福克纳大学的访学返回学校。本次活动为期20天,系该校师生第二次赴福克纳大学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赴美期间,陈琦教授共做了4场学术报告,讲座题目分别为《三国演义与襄阳》、《襄阳古城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一件陶器的故事》获得了福克纳大学师生的一致好评。
该校师生在美期间不仅参加了福克纳大学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还深入美国人的家庭,参观了蒙哥马利市各类富有人文气息的纪念馆,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和体验了美国的历史文化、校园文化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美国护理专家来该校讲学
为借鉴和推广国际化的护理教学理念,该校特邀请美国食品
药物管理局妇女健康办公室负责人MonicaYu博士和美国Emory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Georgia州立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LindaSpencer女士来该校分别为护理专业师生进行了题为“USFoodandDurgAdministrationandOfficeofWoman sHealth”、 “EmergencyPreparedness”的讲座,讲座由国际学院院长张映晖主持。两位专家在讲座中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理念及职业感悟,激励护理专业的同学热爱专业,心怀梦想。此前,医学院还精心组织了护理专业的全体教师与两位学者及武大HOPE护理学院的领导专家就我院护理专业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深入座谈。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对推动该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及国际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院校交流2014年4月25日下午,生物工程学院在系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教学方法改革研探活动专题培训会。学校教学督导专家徐鸿涛教授为全体生物工程学院教师作了题为《教学研探:通向教学梦想的阶梯》的专题辅导讲座。培训会由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代涛主持,学校督导组罗纯主任和蒋红梅老师到会指导。
督导专家徐鸿涛教授对教务处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探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结合近年来教师的教学情况,以质朴的语言、独到的教学见解,指出研探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源于四个缺少。从目标与设计、任务与训练、主导与主体、教书与育人等四个方面,深刻解析了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